2007年7月13日 星期五

HKSAR:10 Years On

《信報》財經新聞2007年7月11日文化版

畫圖騰,說圖騰
方蘇

九七之前,畫筆仍在封塵時,曾經畫過一次龍,大體上是遊戲。當時電郵尚未普及,聖誕、新年時,幾乎人人都寄賀卡給親友,只有特別堅持環保、要減用紙張的人例外。我不能免俗,每年也寄發一些賀卡,但數量很少。買現成的賀卡,覺得不夠意思,於是自行設計,每年製造一款,僅數十張,夠應付就算了。因爲好玩,也不甚費時,如是者玩了好幾年。
有一年,江澤民說香港對中國大陸應該是「井水不犯河水」;至於河水對井水如何,他沒有明説。「江河水」這種居高臨下的諭令,使人有風雨欲來之感。那一年的聖誕、新年,我寄出的自製賀卡,畫面是一條墨畫的龍,在黑雲中伸出巨爪,圖下角是一口井。畫成之後,意猶未足,記起杜甫《夢李白》二首有詩句云:「水深波浪濶,無使蛟龍得」;「江湖多風波,舟楫恐失墜」。乃因襲杜句,在畫上加了一首打油詩:「下界一小井,鄰比通天河。日夕蛟龍舞,江湖風雨多。」

好容易十多年過去,今年已是香港回歸十周年。在九七回歸期間,香港有兩種裝飾多得鋪天蓋地,一種是龍,另一種是中華白海豚。
活生生的龍,沒有人見過。但對這種不是真實存在的動物,中國人卻有種很特異的情意結。龍大概五、六千年前已在中國成型,被某些氏族部落用作圖騰,受到頂禮膜拜。這種動物很早就被描畫成蛇身。有意思的是,連傳説中的伏羲和女媧,也是人首蛇身。
龍在什麽時候成爲封建帝皇的威權標誌,我沒有仔細考究過。印象中最早與龍扯上關係的皇帝是漢高祖劉邦。劉邦是布衣出身,立國登基之後,相信是爲了提高身價,鞏固政權,於是有奉承討好者挖空心思,給他編造神話,而編出來的説法在今時今日看來一點也不新鮮:無他,把劉邦的娘親「擺上神枱」,讓她與龍發生關係,孕生「龍種」。此說後來載於《史記》 「高祖本紀」:「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,夢與神通。是時雷電晦冥,太公往視,則見蛟龍於其上。已而有身,遂產高祖。」這種「天子龍生」之說,正是要表明天子來歷不凡,是「受命於天」,統率天下,也藉此告誡人臣不要「犯上作亂」。
龍與皇權經一再神化,歷代畫龍乃蔚然成風。魏晉六朝時,梁朝張僧繇據説曾在金陵安樂寺壁上畫龍,點睛後龍破壁飛去。到了五代和宋朝,畫龍更成了專科,稱爲「魚龍科」。宋《圖畫見聞志》載:「畫龍者,折出三停,分成九似。」所謂「三停」,是指「頭至膊,膊至腰,腰至尾」,分爲三個段落。所謂「九似」,是「頭似駝,角似鹿,眼似鬼,項似蛇,腹似蜃,鱗似魚,爪似鷹,掌似虎,耳似牛」。
「三停九似」已夠玄妙了,但更莫名其妙的就是龍爪有多少個趾頭,居然也有一堆學問,原因是因爲龍象徵皇權,統治者巴不得把龍壟斷成爲皇室專用的紋飾和標誌。在元朝時,民間使用龍紋被認爲是冒犯皇權;而朝廷也曾三令五申,禁止民間使用。可是屢禁不止,最後只好在龍爪上作出規定,宮中龍紋的龍爪五趾,其他龍紋則任其三趾或四趾。明清兩代步元後塵,官中龍紋的龍爪也是五趾,而非象徵皇權的龍往往不稱爲龍,叫做「螭」或「蟒」。
龍被傳説成能夠騰雲駕霧,呼風喚雨。在宮廷的繪畫和裝飾中,龍總是張牙舞爪,雖然是翻騰飛舞,作戲珠狀,但樣貌並不可愛。我看歷朝關於龍的畫作和紋飾,總覺得一直演化下來,龍的形相是越來越兇暴。可是,幾千年來,龍卻令中國朝野上下爲之神魂顛倒。直至今日,龍仍被中國朝野「高度認受」,國人自詡爲「龍的傳人」;官方和民間每有慶典,總是把龍抬出來作裝飾甚或膜拜一番。

龍說得差不多了,該說說中華白海豚了。話説中華白海豚這個稀有物種,原來是香港海域的「原居民」,但過去一直被忽視,到1980年代後期,計劃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時,才受到注視,被列爲受保護物種。估計現時珠江河口和香港海域約有一千條中華白海豚。
1997年,中華白海豚被官方指定爲回歸的吉祥物。九七回歸時,這種吉祥物有了個卡通化的官方造型,看來很趣稚,並且被製成各類裝飾品,與龍同樣當眼地到處出現。

把一個形相兇暴的圖騰和一個趣稚的吉祥物放在一起,我在九七那時已有怪異的聯想。十年之後,這種聯想仍在腦際縈迴,揮之不去。因此,我把圖騰與吉祥物合成一圖。圖中的吉祥物撐在一根木柱或鐡柱上,而背景的龍則是個典型的皇權紋飾,龍爪五趾。這條龍是「反繪」,用的是書法上所謂「黑老虎」的辦法反寫,留白處以黃色繪龍。
這張《圖騰與吉祥物》和其他畫在回歸十周年期間展出。在展場見到朋友,我很有興趣知道他們對這幅畫的反應,而他們大多數都看得很明白。在我這次爲展覽編印的畫冊中,思匯政策研究所的行政總裁陸恭惠給我寫了個前言,提到這張畫,她寫道:「香港特有的中華白海豚已經瀕危!那頭卡通造型的海豚看來很快樂,但卻被規限在充滿威嚇性的巨龍面前。……中華白海豚經常被用作吉祥物,樣子機靈、可愛、獨特,原來正陷入勢不可擋的巨爪中。」

[「特區十年:方蘇繪畫」於香港外國記者會展出,展期延長一周,至7月16日星期一。公衆參觀時間:上午10時至12時,下午3時至5時半。]

沒有留言: